2)1884 做生意嘛,就是要相互坑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影响到国内的发展。

  安东诺夫这边进行设计,虽然国内设计人员可以学习到经验,但是设计过程中,是需要做很多研究跟实验的。

  安东诺夫的人,绝对不会傻得他们设计,在中国做实验。

  用实验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这是设计过程必须做的。

  乌克兰人不会这样好心的。

  “对,咱们希望乌克兰人成为我们的配套,可无论是技术基础,还是设计经验,我们的人都没法跟他们比,最后依然会被他们主导……”柳东盛也希望谢凯不要为了一家安-224同意这样的条件。“咱们在算计,乌克兰人同样在算计……”

  到时候,如果真的这样,红旗集团将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没有人想要看到这样的结果。

  如同投资一样,看到事情不可为,直接就即使止损。

  要不然,损失将会更大。

  安-225红旗集团投资了3亿美元,不过很多基础设施,在国内已经建立起来了。

  不仅仅只是安-225可以使用,其他的大飞机同样可以使用。

  甚至,乌克兰这边还帮忙培训了一批开大飞机跟对大飞机做维护保养的技师,让人可以更了解苏联这些最顶级的航空技术。

  “乌克兰人也都是你们这样想的。事情真的会按照他们的想法进行么?”谢凯笑容更甚。

  对他来说,乌克兰人根本就没有最终让中国航空制造业给他们配套。

  “那怎么不会?钱投入到他们国内,我们除了经验,什么都得不到。”柳东盛懒得跟谢凯废话,“反正这又不是你的钱。这会影响到整个集团公司的发展,甚至影响到国内大飞机事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到国防……”

  大飞机,不仅是用于民航市场。

  更重要的是在国防领域中的作用。

  没有大飞机,如果遇到战争,部队跟装备,就没法在第一时间快速投送。

  现代化的战争,对于后勤保障要求越来越高。

  国内就因为没有大型飞机,所以空中加油机,大型战略轰炸机,大型预警机,都受到严重制约。

  甚至,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也都不怎么样。

  “根本就不可能。我们是来学习的,实验室什么的,那是安东诺夫原本就有的。我们的人能接触到,国内就能更完善这些系统……”谢凯同样不想多废话。

  红旗集团内部,他都不会解释太多。

  是否有好处,一目了然。

  尤其是国内那些大佬们。

  真的合作,安排的人员,肯定会想尽千方百计,从乌克兰人身上把他们看家底的本领都给学了。

  想想当年,核潜艇这东西,仅仅是看个模糊的外形,中国人都能弄出来。

  乌克兰人则是让他们的技术人员接触到核心的研究实验,这不是引狼入室么。

  “跟黑海船厂那边联系吧,让罗峰去,小舅不要出面。另外,小舅要把罗峰出卖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