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9章 “三百亿”海洋大计划的诞生()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研究了——不但与国内顶尖海洋科研机构有合作,他们自己也招兵买马,招揽大批海洋学专业人士。

  但是,研究归研究,投资建设就是另一个概念了,超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更是像是在做梦。

  刘处之前也想过,如果嘉谷筹备充分的话,未尝不能率先奏响“蓝色粮仓”大开发的序曲。

  他没想到的是,嘉谷竟然如此快的就奏响了这个序曲,而且,完全是没有多少筹备的样子。

  这么大的项目,难道不应该先杀鸡宰羊祭三牲之后,才以论证和会议的形式,尝试运作吗?

  刘处看着陈哲年,狐疑中带着怪异:“陈总,你要知道,这样的计划估计要一路上行送至国务院批复,且不说能不能顺利通过,一旦通过了批复,那是要实打实投入开发的,贵公司真的做好了准备?”

  适合养殖的海域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海水养殖往往是围绕着大陆架周边展开。

  大陆架,即陆地海岸向海面下延伸的部分。这里属于浅海区,水深一般小于200米,海水盐度较为稳定,光照也充足,利于浮游生物和海底植物的生长,是很多海洋生物理想的栖息地,世界上的主要渔场也往往分布于与此。

  国内的东海、南海,都有着规模巨大的大陆架,发展海产养殖的自然条件优越。从巨大的开发价值来看,很难让人不怀疑嘉谷农牧这个计划是为了“圈地”——嘉谷农牧在养猪行业不就是这样吗?其在限养禁养区的圈地,为其奠定行业龙头带来了多大的领先优势?

  同样是三百亿以上的投资规模,同样是嘉谷农牧这个投资主体,也难怪刘处作此想法。

  陈哲年不否认自己有“圈地”的想法,但要说只是为了“圈地”,就抛出这么个大计划,那也太小瞧嘉谷的追求了。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一场‘蓝色革命’。在这个过程中,海洋养殖最终将取代野生捕捞的海鲜,并为十几亿人提供可持续的优质蛋白质。相信我,万里海域,并不是我们的终点。”

  刘处可不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陈哲年说什么“改变世界”、“走上人生巅峰”的他就信了。

  相反,作为老油条,他对于这样的“套话”甚至有点想笑。

  然后,他也真的笑了:“陈总,目标远大是好事,但咱也要一步一步来不是?”

  乖乖!

  万里海域还不够,岂不是说整个中国大陆架都在嘉谷的开发半径内?

  至此,陈哲年也看出了刘处的不以为然,他稍微站直了一些,道:“刘处,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嘉谷体系的门外,一直都是有笑声的。”

  “嗯?”刘处有些没理解。

  “嘉谷初立的时候,就将全产业链模式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那时候的笑声更大。毕竟,全产业链的模式在当时,是世界级粮商的创新。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