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5章 嘉谷版的“黄埔军校”(1/2)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班吗?怎么有这么多的人?”

  齐政倒真的不太清楚,看了身边的助理一眼。

  魏明站了出来,小声介绍道:“这只是豫省五个培训班中的一个,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是因为其中还有国粮、益海嘉里等农业基地的成员。”

  这个答案实在是出乎了考察团众人的意料,张司长扭头问齐政:“你们和国粮集团、益海嘉里集团的关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了?”

  在他的印象里,这几家不说是水火不相容,那也绝对是有很强的竞争关系。他在媒体上,不止一次听到双方针锋相对的声音。

  现在,看到员工们融洽的相处着,而且在闲暇时间讨论技术,张司长不知该怎么形容眼前的景象。

  齐政笑了笑说道:“公司是公司,员工是员工。对我们来说,只要是真心实意干活的,努力认真学习的,那都是兄弟姐妹,不会因为公司不同有什么不同的。”

  有很短的时间,张司长被感动了一下。然而,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你不会告诉我,帮他们培训是完全免费的吧?”

  “嘉谷不包外人的食宿,而且对编外的人数也有限制,但培训完全是免费的。”

  即使是如此,张司长依然很难理解:“嘉谷为什么要这么做?”

  只听齐政义正言辞道:“中国的农业市场太大了,又太需要农艺师人才了,因此,允许公司外的人员跟着一起学习,并不会影响到嘉谷的生意。”

  “说的对。”齐政的声音大了点,旁边有一位听课的非嘉谷员工听见了,翘起拇指道:“别看咱是国粮的,学到了技术,不照样是给中国人种粮?”

  话虽如此,张司长依然半信半疑,好吧,“信”连一半也没有。

  嘉谷肯定不算无利不起早,但也绝不会光付出不求回报。就说嘉谷系合作社吧,虽然尊重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也把土地产出利益最大程度地给了农民,但嘉谷也不是毫无所求,对农产品的支配权就是嘉谷的底线。应该说,毫无利己专门利人的公司也活不到现在。

  那嘉谷现在是图啥?

  齐政笑而不语,魏明则解释道:“事实上,到嘉谷进行培训,已经成了业内很多公司的常例,一些与嘉谷有着竞争关系的公司甚至出台了轮换学习的章程。我们要是真的图谋不轨,他们早就察觉到了不是?”

  经过十多年的培训投入,嘉谷一线员工的水平上了一层之外,嘉谷的培训体系也显露出了威力。

  这些经过系统培训的职业农民,往往掌握着一线最实在的技术,自然是嘉谷农业基地高产优产的最直接助力。

  在这种情况下,大华投入数以亿计的培训体系,对业内企业的吸引力就是非常实在的了。双方的业务冲突是一回事,来嘉谷培训基地学习又是另一回事。

  嘉谷培训体系累计培养的编外学员超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