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第十八章_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大齐祈福,让年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齐王满意地点头,他想,总算是能有个人替他分忧。

  其实皇后生于深帷之中,能有何高见,只是齐王疑心太重,不愿相信隔着一层肚皮的大臣们,只愿听枕边人吹来的风。

  皇后说:“既然这样,就让国舅担此重任吧。”

  国舅爷是皇后的嫡亲哥哥,为人夜郎自大,常常十句话里没一句做的准。他虽然位及三品,却是个散官,落得个虚名罢了,平日里只在自己的封地上作威作福。他不必上朝,齐王也不喜看见他。

  齐王想着这等小事,让国舅担担责也是无碍的。谁知这一纵容,便酿成了大祸。

  年前,齐国已抽调三十万兵力支援漠北,加之今年农作收成不佳,多少乡里村间连温饱都不能解决。此次正值寒冬腊月,服役的民夫在太行山上定会又累又冷。偏偏卢国舅一心只想尽快完工,好在皇上面前夸耀一番。他手下负责监工的酷吏便上行下施,极尽手段,把早已疲惫不堪的民夫们百般折磨。

  很快,关于太行山佛塔的风言风语在民间流传开来。齐王居深宫之中,无人胆敢亦无人愿意将这样似是而非的消息传入他的耳中。

  齐王在宫中一面担心着崔子笙会突然发动兵力打到汴京,一面又自我安慰,想着自己毕竟是大齐的嫡子,是天命所归,崔子笙绝不会冒险出兵。但现在齐国的兵力大都聚集在漠北、渤海和南越三处,主要是用以预防外敌,若真要打起仗来,远水救不了近火,加之漠北兵力又是三处中最盛的。如果齐王此刻想招募民兵,怕是万万行不通的,当然他并不知道民间的风声细语,还以为这事是极容易就办成。

  冬季的确不适宜行兵打仗,但崔子笙想要在开春时,打他个措手不及,因此他苦恼地思来想去,意要觅得一个折中的办法。

  漠北的事情已经交给流云去打点,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军便能即可启程。

  书房内,崔子笙将手指点在地图上一个叫西州的地方。

  “子箫,我意欲在此处驻扎,你意下如何?”

  崔子箫抬眼看去,谨慎地在心中衡量。

  崔子笙解释说:“沧、澧、泉、宁四州早已在我监管之内,大军此刻出发,到西州只需一月,况且齐国的重兵集中在南边山区和东部海岸,我们一路上不会遇上太大阻碍。等到了西州,天气回暖,我们稍作整顿便能一路南下,直取汴京。”

  崔子箫认真比对地图上的其余各各要塞之处,说:“我们在此处扎营,相当于向全天下的人昭告谋逆之心。此处于汴京还是隔着千山万水,若是齐王趁机调集兵力,难保不会面临一场死战。我们是疲惫之师,处于下风也不一定。”

  出兵的重重困难崔子笙不是没有想到,他也在顾虑这样的问题。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