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前后左右_三国新马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日旦夕有期;荆襄、蜀中一带仍旧掌控在老牌皇亲刘表、刘璋之手,两人偏安一隅,进图无功,但自保有余。

  而北方超级大国,便是新崛起的马家。此番曹氏欠下马家一年巨债,使得三年之内,曹氏没有任何力量再与马家一战;江东孙策应当是一个强有力的威胁,但同马家一样,征讨袁术之后,国力疲敝,后劲不足;而剩下刘表、刘璋两人,实在更不用多费脑筋。

  表面上看来,马家只要率先恢复过来,以强凌弱,分而灭之就可一统江山。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见得。

  三年时间说长不算长、说短不算短,其中的变故实在太多。马家兴盛崛起,曹氏也不会没有半分起色,更何况,曹操这个家伙,早在半年前就与孙策结成了翁婿。其用意,除了应对马家之外,还会有其他因素?

  刘璋那片小王国倒是没有多大变故,他敢动马家,绝对是活得不耐烦了。可话说回来,马家即便兵强国盛,就能轻轻松松灭了刘璋?

  也不太可能,蜀中之难,难于上青天。境内道路崎岖坎坷,一境十八关。即便暗影已经将蜀中的山川地理绘画至大禹定鼎图之中,但若不知各关隘兵力配置和益州全部信息,那马家铁骑一头扎进去,只能弄个头破血流回来。

  目前看来,唯一要倒霉的,就是荆州那个刘表——马家恢复好之后,第一时间会干它;曹操要扩大生存空间,也会干它;孙策想北进中原,也会干它!

  统一的过程一向如此,大乱至格局稳固后,总会经历一个漫长的拉锯时期,历史上三国鼎立时期可比群雄割据时期长太多就是明证。三年后,直至荆襄狼烟遍地之时,各大势力在那里角逐拉锯、尘埃落定之后,再谈天下大势还有几分可信。如今说什么,都是妄自揣测、异想天开。

  而这三年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上下齐心,一鼓作气先将马家真真正正打造成这个时代最强盛、最煊赫、最超众的诸侯。而这一伟业的完成,就需由上至下的体制推动。马超之所以将那些能力出众、关系亲近的大臣都调入重要位置,就是为这种上行下效的体制来铺路。

  老狐狸说了,亲人不可太近,太近必不受尊;近人不可太亲,太亲必有下祸——马超现在,也正是这样做的。

  所以,待小黄门将册封念完之后,马家所有人都发现,那些重臣全都成了马家的骨骼躯干;魏延派去镇守了汉中;高顺空降至颍川,统领张济、张绣、杨奉、樊稠四人,成为马家东方最重要的屏障;黄忠也到了洛阳前线,将周仓、廖化以及袁绍外甥高干三人的军队拧成一股绳……

  整个长安,马超身为几乎已经没有近臣。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司马懿和丑哥这两人。而之所以留下这两人,是因为司马懿手中掌握着一条清晰明确对付曹氏的秘密谋略,这个计划,便需要还有一个暗影身份的丑哥前去实施,同时,他还有另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死死看紧司马懿那个不太安生的家伙。

  甚至于马超的族弟马岱,也被调到了文骋的帐下,带入了三万匈奴迅骑,用于作为日后对付刘表的实力积累……这样的变动,一下让马家诸臣都看出了马超的决心和野望。因为这种举动,完完全全就是要并吞天下前的调整和威慑!

  三日之后,整个长安城内烟尘滚滚,无数骄兵悍将相继出城而去。长安百姓望着这些面上带着万分铭感肺腑和一脸凝重大将策士的脸,隐约也预感到了,这个乱世风云,即将进入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

  他们没有任何本事去预料这场暴雨漩涡的风潮何时来临,唯一的期望,就是那一天,可以来得慢一些,再慢一些,好让他们将心恢复到可以再接受那场磨难才好……

  请收藏:https://m.quge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